• 文号
  • 索引号
  • 00000/2018-00001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3-01-27         浏览次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4月9日在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鲁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郭斌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复杂、矛盾困难较多的一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旅游立县、生态建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7.2亿元,增长14.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8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增长21%(扣除不可比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3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增长17.6%。至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2亿元,较年初增加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亿元,较年初增加4亿元。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基础,促统筹,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整合各类资金1.8亿多元,新启动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24个,累计启动45个,建成新民居3250套,涌现出库区乡东许庄村、董周乡张庄村、尧山镇东竹园村等一批典型。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战胜干旱灾害,总产达20.11万吨,连续六年获得丰收。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完成造林面积5.89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通过省政府验收。新建各类养殖园区46个、标准化养殖舍108栋、规模养殖场32个。食用菌种植总量3亿袋,产值6亿元。放养柞蚕卵4848公斤,产柞鲜茧1865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鲁山段进展顺利,完成总量的50%以上兴建农村饮水工程14处,解决了3.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68万亩我县再次荣获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金杯奖和全市红旗渠精神杯先进单位称号。新增农机总动力3.4万千瓦,建成户用沼气池2205座、大型沼气工程4处、新网工程大型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3家。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投入资金1370万元,完成16个整村推进村建设和310户深山独居户、散居户搬迁安置任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75万人。我县荣获全市扶贫开发先进县称号。在国家新阶段扶贫规划中,我县被确定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项目,促聚集,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新跨越。产业集聚区赶超发展势头强劲。完成了相关规划调整,确立了新型建材、轻纺、旅游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新储备土地5600亩;投资7.9亿元,开工建设了河道改造、标准化厂房、110千伏变电站、水厂和9条区内道路。累计建成道路35.2公里,绿化面积3.61公顷,铺设天然气管道12.1公里,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见成效。完成项目投资31.1亿元,伊兰饰品一期、泰瑞陶瓷纤维棉一期建成投产;圣光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一期开始试生产;圣光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二期、鲁吉兰美体内衣、河南光华风光发电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储备了海亮兴发工业园、石材建材工业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产业集聚区建设在省市实现了进位目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新上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408.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2.85亿元。预计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亿元,增长33.9%;实现利润5.2亿元,增长196.2%。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精品,促升级,旅游开发迈出新步伐。旅游精品建设成效显著。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尧山地质公园成功入选国家地质公园;画眉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秘洞、尧山大峡谷漂流、好运谷、龙潭峡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玉京温泉酒店、皇姑浴温泉国际酒店被评为国家四星级饭店。旅游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碾盘山回旋漂流、四棵树迷人谷漂流、尧山滑雪乐园一期等项目;投资9000万元的尧山镇西竹园、马公店下河农家乐示范区,投资5000万元的文殊寺景区改建和中原大佛景区绿化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接待游客6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07亿元,分别增长21%、21.5%。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招商,促发展,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开放招商富有成效。全年引进各类招商项目(含新建、续建)168个,签约金额447.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1.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5%;实际利用外资906万美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3%。特别是引进了投资118亿元的城南新区整体开发、投资50亿元的海亮兴发工业园、投资45亿元的石材建材工业城、投资5.27亿元的河南光华风光发电等一批大项目。我县被授予全市招商选资工作先进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完成增加值84亿元,增长25%;实缴税金3.8亿元。对外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完成出口创汇2912万美元,增长47%。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创建,促提升,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光明路北段、柳营桥、冶铁遗址生态园和中心公园、3处街头游园、4处公厕及垃圾中转站建设;城南新区建设一期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投入资金3000万元,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围绕“三创”,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继2010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后,又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届满复审,“三创”阶段性目标初步实现。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道311申庄至北环路立交桥段1.4公里、省道231楼张至马塘庄段1.55公里改造基本完工;完成县乡公路17.5公里。电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35千伏熊背变电站建设,江下线改造,100个机井通电、农网完善等项目,110千伏上汤输变电项目开工建设。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民生,促稳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新增城镇就业58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扩面提标;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残疾人工作荣获全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集体二等功开工建设了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培育高技术企业2家,引进农业新品种14、新技术12项,创建科技示范基地2个、科技示范村23个,顺利通过全国科技先进县复查验收。投入资金2844万元,建设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学校39所,改扩建校舍4.1万平方米,排除危房2.1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的鲁山一高新校区科技图书楼、投资1300万元的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开工建设。我县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强县称号。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150个,完成460个文化信息共享资源工程村级站点的网线开通。全县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下汤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了县妇幼保健院新建项目。较好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我县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先进县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县。圆满完成污染物年度削减任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对砂资源开采秩序进行了强力整治,圆满完成了辖区内白龟山水库整治任务,并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66件、政协委员提案67件。全面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和四型政府建设,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纠风治乱力度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评选道德模范10名;创建各级文明单位25个、文明村镇28个。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集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我县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县称号。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鲁山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抓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我县荣获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单位和全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先进单位称号。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审计、物价、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督、体育、移民、物资、供销、盐业、对台、侨务、史志、档案、气象、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丰硕成果,标志着本届政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鲁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1年生产总值是2006年的2.21倍,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6年的2.36倍,年均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6年的2.24倍,年均增长17.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2.8%。

这五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银可银杏等12家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7%,比2006年提高2.7个百分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3家增加到11家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4.8亿元,是2006年的2.2倍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21.3 :  42.8: 35.9调整为2011年的17.2: 47 : 35.8。

这五年,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由 10 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投资10亿多元,完成了总长12公里的花园路南段等8条城区道路改造建设;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冶铁遗址生态园、中心公园和一批游园、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基础和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新农村建设两个规划全面启动,45个试点村面貌发生明显改观;郑尧、二广高速公路鲁山段全面建成通车,改建及大中修国省干线公路160.4公里,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58.7公里、大中桥梁14座。

这五年,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交通税费改革、水管体制改革、畜牧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制稳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出口比2006增长4.5倍以上;5年共实施招商项目627个实际利用外资2170万美元,年均增长77.4%;利用县外资金260.4亿元,年均增长59.8%。

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年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32项,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一高新校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学校244所,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教育两基工作代表河南省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中心广场,新建乡镇文化站17 个、农家书屋404个。我县被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建成了县医院新病房楼,改扩建乡镇卫生院9所、村级卫生室516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我县被授予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称号。完成了新看守所建设和消防大队营房扩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构建防控体系,我县荣获全省、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

这五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00余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发放标准大幅提高。新建、改建农村敬老院24所,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5.5%。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完成216个整村推进村建设和742户深山独居、散居户搬迁安置任务,减少贫困人口9.4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6年的1.94倍年均增14.1%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6年的2.05倍,年均增15.4%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鲁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县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总量小,科技含量高、效益好、低碳环保型项目少,节能减排压力大;旅游拉动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二是经济运行面临阶段性困难。重大项目较少,建设进度缓慢,投资持续增长困难;由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氧化铝价格偏低,传统产业支撑乏力;骨干财源受税收政策影响尚未形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干部作风还不够扎实,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实施旅游立县、生态建县、产业兴县、文化强县战略,突出抓好六区(产业集聚区、电力协调发展区、城南新区、旅游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更稳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培育壮大电力、旅游、新型建材、轻纺等主导产业,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电力协调发展区、航空产业园区、旅游产业园区初具规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500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

城乡发展更协调。坚持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高品位、大手笔推进城南新区、产业集聚区和老城区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区域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大力推进下汤、尧山等6个中心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其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骨架、新型农村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城镇体系。到2016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0%以上,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生态环境更优化。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抓好伏牛山地生态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白龟山水库至县城沙河景观带和昭平湖至尧山生态林业保护区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力争到201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以上,单位GDP能耗比2011年下降15%。

人民生活更幸福。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发展更加繁荣,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平安建设大力推进,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力争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以上,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亿元,年均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县委转中求快总基调和实施四大提速工程、强化三项根本保障的要求,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推进“产业兴县”战略,着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狠抓产业集聚区规模提升、功能提升、内涵提升,向品牌产业集聚区迈进,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全省前50名。搞好规划调整。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依托,规划建设新型建材、轻纺、旅游产品加工3座产业新城,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发展链条衔接、产业集群集中的发展格局,规划区面积达到16.3平方公里,拓展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同盟路、北环路东延等10条道路、110千伏变电站、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开工建设企业服务中心。结合区内村庄搬迁,启动2处新型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内通信、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老城区、城南新区实现无缝对接,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新储备土地1万亩以上。完善体制机制。提高项目入驻门槛,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形成项目引进、建设、储备良性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产业集聚区机构,落实直通车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安排第一批重点项目88个,计划完成投资89亿元以上。积极引进和争取项目。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争取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准确把握国家、省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抓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和对接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投资计划盘子,解决重点项目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抓好项目实施。对在建项目要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建成投产;对已签约项目要促其早日开工建设;对在谈项目要盯死抓牢,力争早日签约落地。圣光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二期、鲁吉兰美体内衣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河南光华风光发电、尧盛针织等5个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石材建材工业城、海亮兴发工业园、纺织科技园、润鑫纺织二期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切实抓好鲁阳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二期、中电投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重要工业经济指标的监测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物价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 %以上利润增长10%以上。

(二)加强城乡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力推进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强化规划管理。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6个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现城区和中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创新管理模式,成立城乡规划局,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城乡建设依法依规进行。

全力抓好县城建设管理。着力抓好城南新区、产业聚集区和老城区开发建设,构建“三区联动”格局,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突出抓好城南新区建设。全面启动起步区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墨公路、健康路、鲁班路南延和望城路、府前路、府后路三横三纵路网建设,积极推进住宅、商业、金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完成鲁平大道东延工程,切实抓好西穆路北段、墨公路铁路桥涵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中州路农贸市场、北环路建材市场、西穆路穆斯林风味小吃一条街,改造墨公路瓜果市场。建成城区供水工程,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步伐。对老城区实行连片开发,杜绝零星建设、联户开发,高标准建设4个以上连片开发项目。提高城镇土地管理利用水平。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占地、非法交易行为,坚决杜绝圈占土地行为,不断规范土地和建筑市场秩序。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严禁开发商擅自进入。把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作为主要途径来经营城市,储备并出让土地3000亩以上。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园林、文明县城。

加快中心镇建设。着力抓好下汤、尧山等6个中心镇道路、市场、绿化、游园、公厕、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搞好村庄改造和社区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的宜居小城镇。建立健全综合执法队伍,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确保镇区环境干净整洁、文明有序。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大力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今年再启动2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量达到65个。已启动建设的要完善设施、扩大规模、提档升级,创新管理体制,加快旧址复耕。

抓好交通建设。完成63公里农村公路和刘相公、沈沟、交口等12座县乡公路大中桥建设任务,力争开工建设国道311张官营、磙子营、张良过街路段大修工程,做好郑尧高速公路西延、国道207、省道242、平鲁快速通道升级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面实施粮食稳产保收行动计划和百千万高产示范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0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着力抓好畜牧产业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舍100栋、规模养殖场60座,其中10万头养猪场1座、5万头养猪场3座。加大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提升种植总量和加工水平,打造鲁山食用菌品牌。以靖丝绸项目为龙头,大力推进柞(桑)蚕养殖基地建设,放养柞蚕卵4850公斤。在适宜地区规划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区。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新增劳务输出1.5万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48万元,完成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县项目;投资222万元,建成昭平台灌区节水工程,新增高效节水面积0.75万亩。争取资金950万元,解决1.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荡泽河上游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1315万元,完成友谊、王湾、大石崖、黑石嘴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木锨场等2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认真做好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力争再夺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金杯奖。新增大型沼气工程2处、沼气池1800座。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增农机总动力0.8万千瓦。继续做好南水北调工程的协调服务和移民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投资1亿多元的南水北调鲁山引水工程项目。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扶持壮大军昊农业、银可银杏、裕鑫牧业等龙头企业。采取转包、转让、入股和技术承包等办法,推进土地依法规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争创1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社。

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15个整村推进村建设和搬迁扶贫安置任务,认真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新阶段扶贫攻坚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73万人。

(四)加快旅游开发步伐,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围绕打造世界知名的佛教圣地和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目标,加快旅游业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名片、引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1%以上。

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中原大佛景区建设进度,力争温泉养生中心和两个温泉度假酒店上半年投入运营;全面开展景区整体绿化、内部装修和配套项目建设,完善景区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世界佛教文化圣地。建成尧山滑雪乐园、天龙池滑雪场,进一步丰富我县冬季旅游产品。开工建设投资100亿元的生态旅游综合体、投资2.5亿元的瓦屋森林温泉滑雪度假区、投资5.2亿元的库区聆涛逸境度假区、投资2亿元的正大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做好尧山机场、城区5星级酒店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引入社会资金,着力抓好尧山镇西竹园、马公店下河农家乐示范区建设,将其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并以农家乐示范区为依托,推动尧山镇区向东拓展,建设尧山新区。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精品亮点,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积极开展星级创建活动,加快农家宾馆升级改造步伐,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农家游知名品牌。

狠抓品牌创建。全面做好河南省十大旅游强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硬件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力度,做好尧山地质遗迹保护、尧山地质博物馆建设等工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以下汤为重点的温泉开发秩序,积极创建中国温泉之乡。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打造精品线路,进一步扩大“拜大佛、游尧山、浴温泉”品牌的影响力。

强化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办法,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秩序。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商、扩规模、建精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门槛,严格审批,坚决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开发和掠夺性开发,严厉打击圈占资源、非法建设等行为,有效保护旅游资源。

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仓储物流、商贸餐饮、信息中介、文化传媒等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五)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各种制约的全局性举措,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进一步强化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突出招商重点。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围绕新型建材、轻纺、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瞄, 准世界500强、央企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创新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推进和奖惩机制,成立专业招商机构,明确目标,划定区域,开展专业驻点招商。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以乡情招商、委托招商。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抓好跟踪落实。深入开展“招商项目落地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真正做到项目入驻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全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200万美元以上,引进区外投资100亿元以上。

继续深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化肥厂、平顶山通用机械厂、县农机公司等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保障重点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探索完善土地利用增减挂钩办法,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审批职能,探索紧密型的联审联办工作机制,减少前置性审批,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6%以上。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全年出口总额达到3490万美元以上。

(六)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增强可用财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强化税收征管。继续强化财税部门收入征管工作协调机制,实行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税收监控,严厉打击偷漏税等涉税非法行为,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健全综合治税机制,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坚持财力向重点领域和民生倾斜,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集聚区等领域的财政投入,确保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金融工作。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促使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早日开业。各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对接、银企洽谈活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5亿元以上。

(七)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强化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能源资源节约。严格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确保入驻项目质量。继续加大对高耗能行业的监管力度,做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抓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力度,积极推进采砂权有偿出让。持续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砂资源开发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抓好山区生态林、平原防护林、城郊防护林建设,国、省道生态廊道、新型农村社区及城区园林绿化,完成林业生态建设8万亩,全面完成承担的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认真抓好新造林和幼树的抚育管护,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新建项目环境管理,确保当年新建项目审批、报批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认真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提高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农村三级环境管理体系,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完成省、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完成梁洼镇大气综合整治和两库一河治理任务,巩固十五小取缔成果,严防死灰复燃。确保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稳定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八)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县。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投资140万元,做好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投资300万元,建设农家书屋150个;举办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40场以上,放映公益电影6700场以上;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以上。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制订文化强县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编制望城岗冶铁遗址、段店瓷窑遗址、牛郎织女文化保护规划,开展古琴台修复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县委新党校。进一步开发挖掘墨子文化、尧文化、佛教文化、刘姓文化、牛郎织女文化、红色文化、元结文化等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努力培育一批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做好中国墨子文化之乡申报工作。围绕绢花、剪纸、根雕、泥塑、奇石等传统工艺,开发生产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规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文化旅游和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领域。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保护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三平精神,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工作,广泛开展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把改善民生作为优先工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一高科技图书楼、二高教学实验综合楼和20个校舍安全工程项目;改扩建县实验中学教学楼,改建露峰一街小学、琴台回族小学,新建县民办实验学校,有效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新建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全县75%以上的乡镇实现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建成县职教中心实训大楼,把县职教中心建成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新建、张官营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县中医院、县卫生监督所新建项目,启动县医院新院区项目。加强与香港亮晶工程慈善基金会合作,打造白内障无障碍县。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合率在95%以上,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2个,上报科技项目15项,申请专利35项,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10个、新技术8项,新建科技示范基地2个、科技示范村20个。统筹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城镇就业3900人。将国有、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障范围,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规范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制度。切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经济适用房300套2.7万平方米、廉租房200套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500套3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完成259套4万平方米林场棚户区改造工程。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减少事故起数,减少死亡人数,避免重特大事故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安全监管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监管、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深化安全鲁山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好校车安全管理。加强非煤矿山、旅游、食品药品、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消防、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平安鲁山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争创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支持驻鲁解放军、武警部队和人民防空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统计、史志、盐业、气象、地震、档案、通信、国家安全等工作。

四、着力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加快推进两转两提,创新创优政府服务,始终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学习型政府。把学习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永恒追求。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坚持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部门周五学习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年轻同志的培训进修。广大公务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法律、经济、管理、科技、社会等方面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和思考转化为行为习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发展本领,提高综合素质,砺练一支会干事、能干事的公务员队伍。

(二)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认真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完善行政决策运行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途径,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严格行政问责。

(三)坚持高效理政,打造效能型政府。把求真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要求。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监督考核体系,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更大力度地治懒治庸治散,重拳打击乱作为、彻底根治不作为、坚决纠正慢作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务实创新不停滞、埋头苦干不折腾、敢于碰硬不怕难。坚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不留尾巴,说到做到,说好干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创五优五佳活动,促进各项工作进位次、争先进。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落实行政过错追究制度,真正做到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协作,减少推诿扯皮,杜绝矛盾上交。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接待应酬,摆脱繁琐事务,集中精力谋发展、抓落实。

(四)坚持清廉从政,打造廉洁型政府。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永恒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廉洁干事、干净干事,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集中采购等制度。加大纠风治乱力度,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严格三公管理,坚决抵制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强化廉政监察,严肃政务纪律,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大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光荣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宏伟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更加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注:

1新网工程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2、连片特困地区: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国家将秦巴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并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4四大提速工程2012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即强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提速工程。

5三项根本保障201, 2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即强化对外开放、改善民生、平安建设三项保障。

6百企帮百村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要举措。即鼓励引导广大企业与中心示范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村企共建。

7、“三平”精神:由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8三具两基一抓手由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

9两转两提2008年6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会上提出。即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