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00548694/2024-00001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审计公开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鲁山县2022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8-31         浏览次数:


——20238月在鲁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

县审计局局长   冉栓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按照县委部署,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鲁山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有关决议,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市委“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和“四城四区”目标任务,聚焦县委建设生态文化美丽富强新鲁山目标,持续开展“三大年”活动,扎实推进“三大主体”工作,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就。

一、县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县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县财政局组织县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2022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加上级转移支付、债券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等共计57.75亿元。县本级支出45.9亿元,加上补助乡级、上解支出、债券还本支出等共计56.25亿元,年终结余1.5亿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05亿元,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债券转贷收入等共计29.27亿元,县本级支出11.25亿元,加上补助乡级、债务还本支出等共计16.9亿元,年终结余12.37亿元。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780万元,加上级补助和上年结余共计4083万元,支出3780万元,年终结余303万元。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4.26亿元、支出3.2亿元,滚存结余7.44亿元。从审计情况看,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财政资源统筹,保障重点支出需要,预算收入、执行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匹配、总体较好。但在审计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1.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边界不够清晰。预算管理改革要求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四本预算统筹。但实际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功能定位不够清晰。

2.预算分配及收入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审计抽查发现部分上级指标未及时下达。二是年初预算下达较晚。三是年末非税收入未及时入库。四是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不及时。

3.预算绩效管理较为薄弱。

一是截至2023年7月底,部分预算单位项目绩效评价自评结果未经县财政局审核,无法用作下年度预算编制依据。二是9家单位未研究制定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未建立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跟踪监测机制三是预算约束力有待强化,部分单位改变预算支出用途

4.资金使用效率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支付率低,存在“资金等项目”现象。一是2022年度县财政收到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资金支付率较低二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滞留相关单位未支付。

(二)县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采取大数据分析核查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县一级预算单位实现了审计全覆盖,并重点对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融媒体中心、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商务局、县城市管理局、县水利局、四棵树乡人民政府、团城乡人民政府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问题:

1.部门项目预算编制不精准。

一是预算编制不完整。二是部分预算项目当年未实施。

2.依法理财依规决策意识不

一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够严格。二是单位财务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原始凭证不合规、审核不严、超范围使现金支付和记账不及时等情况。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3.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一是项目施工单位存在多计工程款情况。二是项目竣工决算不及时。

二、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审计情况

(一)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20227月至20233月灾后恢复重建涉及的政策、资金、项目继续开展跟踪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各相关单位能够按政策要求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2023年3月沙坝店大桥4个项目受疫情影响等原因未按时完工二是拖欠叶庄村护庄堰项目工程款。三是由于项目安排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资金闲置1年以上

(二)稳住经济一揽子及接续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专项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对全稳住经济一揽子及接续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情况表明,各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道路客运补贴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补贴资金未及时兑付。二是由于受疫情影响,核查工作未完成,造成农机购置补贴发放不及时。三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牛王庙至团城”项目,截至2022年底未按要求开工建设。

(三)“三个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安排,对我县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三个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情况表明,有关单位能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三个一批”项目签约、开工和投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县第三期“投产一批”项目,八里仓至鲁汝交界道路改建工程,由于工程进展缓慢,截至2023年3月底超过计划竣工日期一年未完工。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安排,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县有关单位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开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三保障”等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有偏差

一是农村公益岗由于多头管理,审核把关不严造成27人次重岗多发工资。二是13人不符合条件享受外出务工补贴。三是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支付及时。四是由于资金滞留万通职业培训学校,造成35人超过半年未收到驾驶员培训补助。

2.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管理不到位。

一是王画庄村下白岭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效能不佳,经现场调查,无塔供水器损坏,造成10户农户无法正常吃水。二是赵村镇上汤村饮水安全项目设备损坏,经现场调查,供水主管道破裂,电源未接入,该饮水安全项目未运行。

3.产业项目闲置未发挥绩效。

5个产业项目(香菇大棚等)建成后无承租方,闲置时间均为半年以上。

4.涉农补贴资金发放不规范

一是张店乡国强养殖场、梁洼镇丙洋养殖场等4家养殖场县农业农村局重复申报258头病死猪,领取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二是县农业农村局向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县本级工程项目审计情况。

按照县委的要求,依法加强对我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审计了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惠东线道路改建工程、县移民工作服务中心2019年移民基金扶持资金、背孜乡2019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等7个投资建设项目,涉及100个工程标段,总投资额5080.38万元。审计情况表明,有关单位能够加强项目管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决算内容基本符合合同约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78个标段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二是24个工程标段未按设计施工,多计工程款。三是涉及的15家监理公司未严格履行监督责任四是涉及的项目决算均未按规定报送财政部门审查。

通过审计收回财政资金116.61万元并上缴县财政,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进行重建整改37.57万元,并对涉及的业主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处罚。对涉嫌套取财政涉农资金的1个项目移送县纪委监委进行处理。

(二)就业优先政策和相关资金管理使用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安排,对就业优先政策和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县就业优先政策和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总体推进有力,较好完成了各项就业目标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统计不准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复登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1人。二是27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就业培训并享受培训补贴3.41万元。涉及补贴资金审计期间已追回。

(三)省重点民生实事专项审计情况。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安排,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件重点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情况表明,相关单位能够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总体推进有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因培训学校对参训人员信息核对不严,3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培训。二是董周中心幼儿园、张店中心幼儿园等5个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因学生上课施工不安全等原因推进缓慢。三是县残疾人联合会未按要求制订年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工作实施方案,未与定点康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四、审计建议

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对于目前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建立完善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科学合理编制预算。规范政府收支预算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监管职能,堵塞“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

2.加大预算监管力度,从监管角度硬化预算约束。财政部门要按照“合理、必需”的要求,坚决纠正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审查,完善预算动态监控机制,健全预算执行制度化管理,促进部门依法、依规、合理使用财政资金。

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加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促进紧平衡下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强化成本绩效意识,强化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的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链条,形成预算绩效管理闭环。

4.持续做好项目储备,加强政府债券全周期管理。细化债券资金支出计划,促进债券使用与项目建设周期和用款需求相匹配,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并跟进项目实施情况,提前预警应对政府债务偿还风险。

(五)完善问题整改监督机制,提升审计整改质效。一体推进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和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全面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审计与人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以及财政等各类监督的协同联动,把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完善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问责。强化整改成果运用,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对本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审计部门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报告反映的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对涉嫌违纪违法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下一步,审计局将依法继续跟踪整改结果,详细情况按要求于年底前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意见,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聚焦主责主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鲁山贡献审计力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